1920px-Migita_Toshihide_-_The_Imperial_Guard_Defeats_the_Enemy_in_Hard_Fighting_at_Jilong_on_the_Island_of_Taiwan_-_Google_Art_Project.jpg

1.「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

2.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3.由吳湯興、姜紹祖與徐驤則號召鄉里,組織客家義軍浴血抵抗,人稱「客家三傑」

4.乙未戰爭中 台灣北中南分別以銘軍 新楚軍 黑旗軍 為其核心部隊

故事由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劉永福黑旗軍唐景崧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數千日軍感染霍亂等疾病而死,病死者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

 

1895年4月17日,清廷代表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條件為割讓臺灣與澎湖。清廷雖然知悉臺灣反應強烈,但已決心割台,不再議約。5月19日清廷聲明將履行割台條約,派李經方赴台辦理「交割」事宜,隔日(5月20日)並下詔要唐景崧立即進京陛見,所有文武官員內渡。

5月10日,鹿兒島出身的日本海軍中將樺山資紀被擢昇為大將,並受命為首任臺灣總督,5月24日,樺山資紀自廣島宇品港啟程,乘橫濱丸前往臺灣。6月2日與清廷李經方處理「交接臺灣」事宜。從伊藤博文親擬的《該島接收事宜》訓令信件顯示,日本的原本接收臺灣態度為:令清廷兵員儘速離台並於撤離之前全數繳械,並要求清廷官員和平移交公務文件。不過於啟程前的5月21日,樺山得知部分臺灣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臺灣已不可能,於是隨即派常備艦隊赴沖繩監視臺灣敵情。另一方面,他更指派駐於奉天旅大預備攻擊北京近衛師團,轉進臺灣。

在此之前,得知澎湖被佔領消息的臺灣士紳已人心惶惶,在得知被「勒佔領土」消息之後,部分臺灣官員與一些臺灣士紳共同合作,於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年號永清」,原清廷派駐臺灣的巡撫唐景崧被推為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唐景崧就任後,下令原本官吏三日內決定內渡與否,顧肇熙楊岐珍等官員紛紛求去。之後唐任命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大將軍,改布政使司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以俞明震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督辦,李秉瑞為「臺灣軍務衙門」督辦,陳季同為「臺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督辦。又任命姚文棟為遊說使,赴北京,丘逢甲為義勇統領。

戰爭初始,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7日進入台北,日軍從登陸至佔領首府台北城僅花十日,之後卻遭到台民頑抗,戰事之發展對於具有武力優勢及擁有正規軍之日軍而言則出乎意料之外。有些臺灣人如台北城辜顯榮選擇和日軍合作,或幫日軍開路(例如:李春生因所居台北城動盪混亂引日軍入城。)清除臺灣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仕紳如客家烈士吳湯興,選擇和日軍作戰。

10月21日,日軍攻入台南,10月23日日軍控制全臺灣,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惟直至同年11月18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之後,臺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與日後長達21年的武裝抗日起義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拉扣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